目前国内煤化工、电厂、冶金、钢铁、石化等行业超低排放、零排放的火热程度依旧。在这些领域中,末端的高盐废水处理,依旧是企业头疼的环节。
这些年零排放组合工艺越来越成熟,尽管可选的配套工艺繁多,但是总结归纳下来,末端高盐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含以下几个单元:
有效地控制投资成本、运行成本、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往往是大多数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,目前又多了一个盐硝等无机盐产品的处置问题。
危废、固废处理费用非常高,而且这两年由此造成的生产安全、环境事故非常多。对企业而言,它寄希望调整工艺,从源头尽量避免含盐废水的产生。或者高盐废水处理后,终得到的纯度较高可外售处理的无机盐。
在目前这种大环境背景下,在1000+万吨每年无处安放的废盐驱动下,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火了。
简单来说,双极膜电渗析技术是电渗析技术中的一种,核心取决于膜性能的功能化。双极膜的基本介绍请详见往期文章。
针对于高盐废水,双极膜技术可以将对应的无机盐转化成酸和碱,比如说:硫酸钠废水,可以转化成硫酸、氢氧化钠;氯化钠废水,可以转化成HCl、NaOH。
目前零排放工艺总包里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双极膜工艺技术配套。对于用户来说,它解决了末端废盐的处理问题,可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碱和酸,可有效实现含盐废水资源化循环经济。对于总包公司而言,可以提供更加创新稳定的耦合工艺包,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某些系统,有足够的亮点抓住用户的眼球。
双极膜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日益成熟,据了解已有好几亿的市场项目应用案例,像常规的氯化钠、硫酸钠、硝酸钠、氯化铵、氯化钾等在国内均已有实际的应用案例。
二、双极膜电渗析---进出水水质
双极膜电渗析系统进水水质主要考虑以下几点:
1. 基于双极膜的基本原理,双极膜只适用于Li、Na、K、铵等一价盐系统;
2. 对盐浓度要求:1.5N-2.5N浓度佳(以浓度当量计);
3. 二价及二价以上阳离子总量:<1ppm(越低越好,技术活);
4. 油、表面活性剂总量<2ppm(越低越好),有机溶剂类别及含量需要询问厂家。
5. 硅含量<200ppm,TSS类指标<0.1ppm。
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出水水质情况:
1. 如果进水是混盐,那出水得到的就是混酸或混碱,如进水为氯化钠和硫酸钠混合废水,则得到的碱是氢氧化钠,酸是硫酸和盐酸混酸,离子占比与进水离子占比相近。
2. 出水酸浓度:0.5N-3N可调,1N-2N经济性优,其中氧化性较强的酸除外,浓度有限制。
3. 出水碱浓度:0.5N-3N可调,1N-2N经济性优。
4. 系统出水酸、碱纯度:酸碱中均会含有少量的盐,据厂家反馈,一般有0-1g/L左右的盐(与进水盐浓度、出水酸碱浓度等有关)。